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速览

本期特稿
TITLE

本土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兼论人口红利研究的核心议题


【摘要】人口历来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自20世纪末以来,人口红利始终是经济学和人口学的重点研究议题,而随着人口转变推进和生产方式转型,我国现实人口条件与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亟须对既有的人口红利研究进行再认识和再建构。基于人口红利研究的演化脉络,梳理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学界讨论的基本共识、争议焦点,以及在研究范式、理论概念、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同时归纳出现阶段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有:第一次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效应、其他广义类型人口红利的驱动作用,以及就业结构性错配和区域发展差异等制约人口红利释放的因素。下一步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应以理性认识数量层面的人口机会、培育质量层面的人口潜力、优化人口红利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等议题为落点展开。

【作者简介】陆杰华(1960—),男,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谷俞辰(2000—),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陆海统筹专题研究

TITLE

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陆海统筹:关键环节与实现路径


【摘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陆海统筹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陆海统筹的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打通的关键环节和实现路径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陆海统筹需要通过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培育区域发展增长极和促进区域帮扶与合作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然而也面临陆海统筹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通过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有:完善陆海统筹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探索海陆区域间帮扶合作新机制、提升陆海经济的一体化水平以及加强对海岸带陆海系统的生态保护。

【作者简介】张耀军(1968—),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又壬(1998—),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郑霖豪(1998—),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TITLE

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中的陆海统筹


【摘要】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需要克服各类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与时空限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整体有序、循环畅通、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陆海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着政策安排的承接性和政策功能的回应性,中央和地方层面已有了相关的路径尝试。然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陆海统筹路径面临陆海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的不协调、陆海属地化管理导致的治理与利益分割、多重壁垒与垄断制约下的陆海要素流动迟滞、陆海空间规划的嵌套与冲突、陆海法律规则的内部冲突与张力等问题。这就需要探索推进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陆海统筹项目制运营,建设跨越时空限制的兼容性陆海信息平台,推动涉海自主知识创造与合理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新发展格局统筹陆海空间规划,建立陆海规则协调、执法协同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王琪(1964—),女,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景丽丽(1992—),女,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政治·行政


TITLE

新安全格局下社会治理转型


【摘要】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出“社会治理”概念以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不断进步,并取得突出的建设成效。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关国内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安全发展。当前我国面临愈发严峻的国内外安全风险,社会治理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社会治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日趋增强,与国家安全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与国家安全在整体上呈现“统—分—统”的关系,既是对社会治理概念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持续完善的过程。党的二十大开创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之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从而实现了新安全格局下社会治理的新转型。

【作者简介】彭宗超(1966—),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卜凡(1992—),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TITLE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内容结构与建构理路


【摘要】对党的自我革命而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相辅相成,但四者的内在要求、价值目标、制度规范体系有一定差异。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立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时代要求与价值目标来建构。从根本上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也具有内在的层级性与结构性,应该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统领、呈现出“1+4”的基本框架,即围绕民主集中制制度体系,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制度规范体系等四大“子系统”相辅相成;依此为基本框架,各种具体党内规范形式与重要制度、具体制度交织,共同构成“网格化”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坚持系统性、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围绕“权力—责任—能力—绩效”与“权力—监督—执纪—问责”一体两面来建章立制,既要补齐制度规范体系中的各项短板、推动各项制度规范体系的衔接与协调,也要有效释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优势与效能。

【作者简介】刘红凛(1969—),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胥壮壮(1995—),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TITLE

中国式现代化中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摘要】政治学是一门致力于实现善政良治的社会科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治学在实现学科恢复重建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表现在基础知识更新、知识逻辑优化和知识建构集成三个方面。未来要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紧密围绕中国政治学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开展研究,以科学理论引领基础知识增长、强化政治实践与知识逻辑的双向赋能关系、聚焦文明形态全面助推知识建构。

【作者简介】任勇(1978—),男,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友伟(1996—),男,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地方政府与治理

TITLE

地方政策创新如何上升为国家行动:一个政策属性的分析视角——基于河长制的案例观察


【摘要】地方政策创新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讨论,但从政策属性分析地方政策创新上升为国家行动的研究积累还需拓展。因此,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借助河长制这一水治理的中国创新方案,尝试从政策属性的视角阐释地方政策创新上升为国家行动的运行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河长制所蕴含的“价值可接受性”与“技术可行性”的政策属性,使其政策方案最大限度适配了新时期国家治理需求,是河长制能够从地方政策创新上升为国家行动的核心要素。具体而言,河长制适配了管理体制稳定与治理机制灵活相协调的选择原则、政策效用与政策成本相均衡的选择标准、地方创新实践与中央权威调控相结合的选择模式。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之治的运行特征,也能够为地方政策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毛寿龙(1967—),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栗伊萱(1996—),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毓康(1995—),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TITLE

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功能检视与内容调试——基于对制度逻辑的分析


【摘要】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被削弱、倚重客观法秩序而公民权利保障功能发挥受限等现实困境的存在,使得现有制度设计难以高效发挥“整体监督”的应然功能。因此,应尝试合理扩展备案审查制度的监督权能,进一步厘清维护法制统一、权力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保障等多元功能的内涵并理顺其关系。进而,据其调试现行制度内容,通过优化审查方式、增强制度刚性以及加强信息公开等,保障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效提升。

【作者简介】沈亚平(1956—),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双(1996—),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TITLE

重思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诠释进路之争——从伍德非道德主义论证入手


【摘要】伍德的非道德主义论证是解读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重要进路,但其内容和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该论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道德有古典伦理和现代道德两种理解进路,后者更为恰当;第二,在现代道德哲学进路中区分正义、义务等道德善与自由、自我实现等非道德善;第三,未能促成非道德善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据。步骤三的结论颇具洞察力,但在步骤二的区分标准不恰当、步骤一的前提判断有失偏颇的情况下,这一论证难免走向失败。不过,重构而非抛弃该论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通过把马克思放置到古典伦理传统中区分道德善与伦理善,重构工作能够消解伍德非道德主义论证本身存在的含混和内在张力,还能综合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分析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优势,促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诠释进路从现代道德到古典伦理的转变。

【作者简介】林滨(1963—),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康莉(1993—),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TITLE

资本批判与扬弃:马克思的思想及启示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对待资本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资本主义二重演绎的时代,资产阶级学者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有鉴于此,马克思从资本作为依托物反映一定社会历史关系的经济形式这一观点出发,深刻诊断出资本式生产实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颠倒反映。资本因不可克服的超越界限与制造界限的冲突,给经济社会良性运转、人与自然友好共生、人的全面发展等带来深重危害。人类既可选择维护资本逻辑的“消极式”扬弃资本路径,更可采用牵引资本服务人发展的“积极式”扬弃资本路径。重视并利用资本文明成果、辩证应对资本二重作用、熟谙资本扬弃的多元性和共同性,分别是马克思资本批判与扬弃思想启发我们对待资本的总体态度、基本思路和现实要求。

【作者简介】陈广亮(1982—),男,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魏淑萍(2000—),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法律·社会

TITLE

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依据政策转变和时代命题,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回顾相关学术成果可见,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定位、意义、内涵、目标和路径等方面,阐明了党和国家关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框架,回答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构建,回应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变革需求的时代挑战。与此同时,在本土理论构建和经验建制方面存在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路径有待整合、理论深度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学界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指导思想、话语体系、历史文化、国际经验、现实问题、前瞻视角六个方面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作者简介】秦宣(1963—),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岳轩宇(1995—),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TITLE

行政裁决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定位与完善


【摘要】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裁决不仅可以疏解法院办案压力,扮演化解民事纠纷“分流阀”的角色,还可以在行政性解纷机制里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行政裁决在多元解纷机制中存在认可度低、制度设计缺失、救济途径成本高等诸多困境。为此,有必要从规范适用范围、强化主体独立与提升程序公正三方面对行政裁决进行制度重构。为优化行政裁决与其他非诉机制的协调,需要推动行政裁决与民间性解纷机制的互动,并强化行政调解与行政裁决的配合。为促进行政裁决与诉讼机制的衔接,需要充分发掘不同种类行政裁决的独特属性,重新构建差异化的诉讼救济途径。

【作者简介】宋华琳(1977—),男,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苗奕凡(1996—),女,南开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  网络责编:张建富 魏新)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刊郑重声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收稿件,也从不收取版面费,本刊对上述非法行为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敬请广大作者通过E-mail直接向我刊投稿。
投稿邮箱:bacjournal@vip.163.com
联系电话:010-68007353(7020、7111)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